经过实践探索和不断总结,学校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较为有效的工作方法,学工队伍的思想建设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过去的几年,学生工作已经形成基本工作体系:
比如:基本建立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学风建设形成 “三抓”“四查”工作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以“三节”为主线:艺韵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科创筑梦文化艺术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大育人体系:
思想领航体系,学生发展教育体系,
第二课堂素质拓展体系,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心理健康护航体系
十大品牌建设工程:
“明德亮心”工程 “明生”塑造工程
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工程 精品项目建设工程
“解行并进”实践活动基地及项目建设工程
“一站式”综合社区服务建设工程
创业就业基地及服务指导模式建设工程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指导建设工程
优良学风建设工程 全人发展建设工程
“十五五”学生工作总体思路:围绕一个中心,把握二个动态,抓住三个关键,做好四个督查,丰富五大育人体系,建设“七个一流”思想,实施“十大工程”。
一、进一步完善学生体制机制建设,打造新时期学生工作体系。
以数智化校园建设为依托,建立新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和体系。进一步优化考核标准,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把月考核即过程考核与年度目标考核相结合,在过程管理中对问题即时反馈和督办,促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推行辅导员队伍135810建设工程。
“1”:一支适应“一流民办高校”需要的强有力支撑的学生工作队伍——队伍建设工程。
“3”:培育辅导员的三个爱心,即“爱校、爱岗、爱学生”——爱心工程。
“5”:强化“五个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工程。
“8”:建设好8个辅导员工作室——工作室建设工程。
“10”:遴选10名辅导员先进典型——典型人物培育工程。
明确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完善辅导员荣誉奖励体系。
三、做好职业规划指导全过程融入,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分级分类指导体系
开展大学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培育学生正确学习观、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从根本上推动学风建设、提高就业率、明确职业发展。
推行一二三四五递进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方案,让职业规划指导成为学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实现职业规划指导全过程融入。
“一”:大一学生的专业启蒙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育,加强实应性指导,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二”:大二学生的专业学习、竞赛及实践的指导,提升学习兴趣,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申报;
“三”:大三学生考研考公考证和出国的引导教育,组织相关培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四”:大四学生的考研考公面试调剂等指导、提升学生上岸率,加强就业教育与就业技巧指导、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率。
“五”:实现对“五困生的”一对一重点指导与帮扶。
四、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
1.把党建深入融入“一站式”社区:探索党组织进社区,开展党团活动,深化“五色”特色创建党建活动精品。
2.积极推进“优秀班级创建率”和“文明宿舍创建率”的提升工作,强抓学风建设工作。为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学风建设年”“班级建设年”与“宿舍建设年”的成果,计划把提升“优秀班级创建率”和“文明宿舍创建率”作为明年班级建设的核心任务,强化辅导员班级建设(包括班级学风和宿舍文明建设)方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3.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加大力度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管理服务水平,继续探索构建模块制、项目制的综合管理模式,优化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推进社区党支部建设,提升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
五、积极推进学工系统校园数智化建设


六、提质增效,打造精品,建设一流学工
通过精品项目建设,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一流学生工作。作为学工战线,承载着学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管理等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思想大讨论,创新思维方式,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对每一项工作进行改革,寻求突破。为学校建设一流民办高校和申办硕士点发展目标,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只有这样,学生工作才能为实现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个人管见。不妥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