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湖北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学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学校实际,财务资产处提出十五五期间主要目标:收支规模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合规工作筑牢学校非营利底线。
一、“十四五”期间财物工作主要成效
“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抓手,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立足“应用型、重特色、国际化”大学的办学定位,扎实推进一流民办大学建设,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人才建设、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办学条件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学校“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末期,学校在校生总数15363人,其中本科生13397人,较“十三五”末增加1949人,学校收入从2019年的2.93亿元增至2024年的4.31亿元,年均增长率8%;“十四五”期间,学校固定资产从2019年的12.36亿元增至2024年的19.38亿元,学校产权土地面积增至1001.94亩,教师公寓和一期五区学生宿舍共7.2万平米投入使用,体育馆即将竣工;教职工均按学校办公条件管理规定改善了办公条件;新的工科楼已进入规划设计尾声;教学条件和学生条件建设围绕各教学单位需求开展,建成实验室30余间、智慧教室35间,完成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和学生社区、美育中心、图书馆六至八楼约11000平方米的装修建设;完成3500余间学生公寓更新改造,优化完善了洗浴热水、开水机房和洗衣机房等配套服务设施;教学设备从2019年的4090万增至2024年的9541万;同时,学校每年以预算收入的40%为限保障教职工薪资福利支出,落实薪资不低于同等公办院校标准。
整个“十四五”期间,是学校财力企稳、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持续深化的五年,也是规范治理、内部控制不断完善的五年。相较省内同类院校,我校负债率低、学校资产由学校独立管理,举办方大力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并坚持投入;学校依法依规办学,办学环境稳定;在举办方的内部控制审计和省教育厅的年检现场检查中,我校的内部控制均得到高度认可,认为学校在重大方面均保持了有效内部控制。
二、问题与不足
“十四五”期间学校基本实现“三步走”战略中“建成具有特色、受人尊敬的一流应用型民办大学”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但是距离“到2035年,建成特色鲜明、受人尊敬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第二步”目标:可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和不足,与国内高水平的一流民办大学和地方应用型公办大学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具体来看,我校目前刚突破硕士点建设申报单位年收入应达到生均3万元/年这一标准,但科研收入远低于省内其他申硕的民办本科院校;其次,按目前的收入类型来看,在学费标准增长受限的前提下,后续收入增长要结合学校非营利办学和资源情况来谋划;最后,学校资产管理应结合好学校长期规划并做好方案落地设计,从运营效率提升的角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
三、“十五五”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外部挑战
近年来,国内少数民办院校招生和资金面临困难,存在不确定性;另主管单位对民办教育的定位逐步明确在“公益性、非营利性”后,民办教育将逐步进入引导规范发展阶段,主管单位将会逐步从严从紧审视整个民办教育行业。
疫情后,随着经济下行,各地税务部门开始调整对民办教育行业的支持力度,对学校的税务合规及财务人员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而近年来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本科大学蓬勃发展,应用型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受到影响。随着社会人口进入负增长,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专业选择逐步向就业优势专业倾斜,湖北众多民办院校未来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二)外部机遇
目前主管部门正加紧在全国范围内对民办院校非营利性和内部控制摸底,预计将对符合国家定位的民办院校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
我校非营利办学、管理规范会为我校可能会让主管单位认定学校非营利办学进而获得社会认可及政策支持。
四、十五五总体目标
2030年,财务资产处将围绕学校“三步走”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支持完成学校高质量发展,紧密围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标准,紧抓可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持续加强办学投入和硬件基础建设,优化资源统筹与配置;以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为抓手,结合学校业务变化,做好财务层面内部控制。
1.紧抓可持续增长的资源保障。高校的资源保障主要来自学校收入,2028年起,我们要稳步保持生均3万元/年的以上总收入规模且科研经费逐步增长,到2030年,我们要实现学校经常性业务收入规模超过生均3万元/年且科研经费实现年到账超过5000万元且能支持学校各项长效发展激励机制。
在此目标要求下,2025—2028年,我们将持续学习、调研他校的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经验,并尝试进行试点和推广;进一步推进拆迁补偿回收工作;持续研究现行财税法律法规,做好结余管理和税务工作。
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支持新工科、社会急需学科的专业申报和招生,逐步提高学费标准;持续支持学校招生就业工作。
2.持续做好财务层面内部控制。财务资产处将以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为抓手,定期梳理全校各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各项事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项制度切实落地、发挥实效;结合制度变化和系统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系统建设,确保各项业务流程清晰、运行有效、教职工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且重要重大事项均留痕有据;结合党建工作,持续做好党纪宣讲、作风建设;做好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加强对财经纪律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3.持续加强办学投入和条件建设。“十五五”期间,统筹考虑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筹资能力,科学配置资源。到2028年,办学投入和条件建设要符合审核评估、硕士点申报建设要求,同时加强对各项支出的方案审核,避免重复建设、无效建设;到2030年,应结合收入情况及学校长期规划,分析前期支出情况,总结学校预算和资产管理相关经验得失,为下一步发展修订相关管理办法、制定下一个财物五年投入规划。
在此目标下,2025-2028年,财物将持续研究高校预算配置、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做好资产投入预研工作、持续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资产运营效率和效果,同时紧跟学校学科发展、条件建设的建设需求部门,做好方案预研、建设前期采招服务及后续资产跟踪管理。
在此目标下,我们建议学校考虑在长期规划制定后,组织单位集中学习、对齐重点项目的分工和实施进度并进行年度工作复盘,压实压紧工作执行情况;同时逐步增加长期规划中定量指标的制定;在数智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做好需求规划,统筹各项业务系统衔接,做好衔接系统的底层数据库建设,尽量避免无效建设、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