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学253会议室召开2025-2026学年秋季开学大会,大会以“收心归位启新程,数智赋能创未来”为主题。陈金平主持会议并作题为《外语教师必须加快数智化转型》的报告,全面总结学院过往成绩,深入剖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以数智化转型为核心引擎的发展战略,为学院新学期及“十五五” 期间的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全院教职工参加会议。

陈金平通报了两则振奋人心的喜讯。外国语学院2025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持续攀升,首次突破10%,实现历史性跨越;根据6月份发布的英语四级成绩,2023级本科生第四学期末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较2022级提升4个百分点,充分彰显了学院在推行AI辅助外语教学方面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在招生工作方面,我校招生录取分数线稳居湖北省民办高校前列,我校外语专业则在湖北省高校中招收外语本科生也最多,同时陈金平指出,外语专业招生工作也暗藏隐忧,外语专业综合第一志愿率和高质量就业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陈金平分析了学院在大学英语、外语专业面临的双重挑战,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尽管四级通过率有所上升,但学校在“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国际化及申硕工作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四级通过率逐步进入瓶颈期,亟须借助新手段实现突破。在外语专业发展层面,受社会经济形势变化以及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相关政策的影响,外语专业面临着学科调整与社会认同的双重压力。面对挑战,陈金平明确指出“教师转型、数智赋能” 是学院的突围之路,当前形势下,教师数智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民办高校赛道已从“马拉松” 升级为 “星际竞速”,唯有抢先拥抱AI,才能占据发展先机。教师数智化转型发展,既是应对外部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学院内涵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落实学校“十五五”规划的根本保障。


陈金平详细阐述了教师数智化转型的内容维度与目标规划,转型将以“双维动力、四维能力” 为核心,聚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质量”,近期目标到本学期末完成2025年外国语学院“两每” 工程 —— 每位老师都要学会至少1种AI辅助教学工具、每门课程都要运用1个主要AI辅助教学平台,人人演示、人人过关,让每个老师都成为“AI教学高手”,每个学生都成为“AI学习达人”。

同时,在数智化赋能学院“十五五”规划中,陈金平强调“教育本质不变,但教育方式必须改变”,学院确立了“从‘工具应用’层面向‘教学模式重塑’和‘教育生态变革’层面深化,以AI技术赋能教学、科研、管理全流程,实现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跃迁”的指导思想,并以打造“数智外国语”品牌,建成一支具备高水平数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形成智慧教学改革成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院“十五五”规划的发展总体目标。围绕“四轮驱动” 基本思路,陈金平详细阐述了教师数智化转型的“十五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具体举措,即从“泛化培训” 到 “精准赋能” 构建分级发展体系;从“辅助教学” 到 “重塑生态” 拓展应用深度广度;从“单人应用” 到 “全院协作” 构建教学共同体;从“软性激励” 到 “硬性要求”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在实践路径上,陈金平提出学院通过构建学术支持和多元化的培训体系推进转型。在外语教学层面和外语研究方面,依托学术带头人和银龄教授带领的多个教学团队和研究团队推动教学、科研的创新。同时,通过AI集体备课研讨、分享交流、日常研修、教师工作坊、寒暑假集中培训、企业挂职锻炼、以赛促教及编写数智版教材等多元途径,全面提升教师数智化能力。

陈金平呼吁全体教职工要以育人为本、以数智化为翼,共同推动外语教育迈向智能新时代。